
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,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市场变化迅速,客户需求多样化,竞争对手层出不穷,如何在这种高度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,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。精益生产作为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,已经证明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。
为提升员工的精益管理理念和水平,助力企业提高效率、降本增效,6月19日,由东莞市社会组织发展扶持专项资金资助,东莞市民政局、东莞市社会组织事务中心指导,东莞市质量协会主办的《助力高质量发展 提升企业人才素质》系列培训之《中国式精益管理落地实践·赋能内训》专项企业内训活动,在华嘉食品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华嘉食品”)启动。据悉,本次内训时间为6月19日-20日,分两批进行,每天一批,两天共有近百名华嘉食品生产管理相关人员参训。

本次内训特邀中山大学、武汉大学、汕头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陆伟华担任讲师。陆伟华从业28年,咨询培训20年,拥有丰富的日资及海外工作经验,是多个省、市政府质量奖评审专家、广东省安全评审专家。
内训伊始,陆伟华便把学员们分为6个小组,并让他们在3分钟之内选组长、起组名、定口号,充分激发了学员们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。

陆伟华围绕认识精益、5S管理、消除浪费、设备保全(TPM)、精益步骤等方面,结合生产管理实际及丰富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诠释。他提出,中国式精益管理模式围绕客户热忱和持续改进进行,其中保持客户的热忱需由安全、质量、效率、成本和组织发展五个方面共同发力,保持组织的流畅化和零缺陷企业文化。持续改进的基石在于公司全员参与,在标准化、信息化方面持续精益。

陆伟华将精准提升分为四阶段:精益现场、精益工厂、精益价值链和精益模式;十步法:变革启动、现场样板、瓶颈突破、全员参与、流畅制造、制造质量、价值链管理方法、价值链管理流程、精益管理平台、精益管理模式。围绕四阶段、十步法,进行落地化培训。他强调,5S管理是精益管理中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具,它包括整理(Seiri)、整顿(Seiton)、清扫(Seiso)、清洁(Seiketsu)和素养(Shitsuke)五个方面 。浪费的种类包括生产过多的浪费、搬运的浪费、等待的浪费、加工的浪费、库存的浪费、动作的浪费以及不良的浪费。TPM本质是通过预防哲学和全员参与最大化设备效能,实现零不良、零灾害、零故障、零浪费的四大零化目标。

其间,陆伟华抛出了“我们公司应该从怎样构建自己的精益体系呢?”“我们公司应该如何推进公司的5S管理呢?”“我们的主要浪费有哪些,该如何去杜绝?”“TPM的推进对公司有什么好处?我们该如何推进?”等问题,用数据结合案例,展示了极致的精益生产管理模式,提供了优化精益管理的新思路,提出了中国式精益管理落地实践的具体方法与步骤。
内训现场,学员林先生表示:“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,让我们对精益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。特别是小组讨论,我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,探讨如何将精益管理理念应用到工作中。”
"本次内训让我认识到,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精益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。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、提升产品质量,还能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,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。”学员陈小姐说道。

东莞市质量协会表示,本次内训是2025年专项企业内训活动的第二场。未来将继续联合优秀企业开展此类培训活动,从文化知识、技能实操、沟通能力、工作效率等方面全面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,增强企业质量管理能力,助力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。